反击来了!俄企表态华为鸿蒙系统,连锁反应出现,一个都跑不了

反击来了!俄企表态华为鸿蒙系统,连锁反应出现,一个都跑不了

众多美企对俄市场参与行动已经有一个月了,这期间给俄当地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一定的变化。既然行动已经做出,当地肯定不会无动于衷,于是俄展开了不少应对措施进行反击。

其中包括对当地最大资源网站解禁,俄企对华为鸿蒙系统表态,还有俄技术人员打算开发国内版本的应用商店,以替换谷歌Play 。何止这些,除了俄的措施,欧盟、美国也对这些美企展开行动,连锁反应出现了,众多美企一个都跑不了。

这些美企遇上了什么?俄罗斯、美国、欧盟同时行动,明明是美企统一阵线,为何矛头突然指向他们?

01俄接连展开应对措施

回到事件发生的起点,苹果、谷歌、微软、甲骨文等大家熟悉的美企和西方国家巨头纷纷行动,停止在俄市场的业务部署,暂停经营合作等等。

此时的主动权掌握在这些美企手中,能不能供应服务完全是他们说了算,仿佛市场大门随时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。至于在当地市场的用户群体,产品粉丝,完全没有放在心上。

而无疑会给当地带来不便,民众出门不能使用苹果,谷歌支付坐地铁,几乎要回归现金时代。

还有微软,甲骨文这些正版厂商的应用产品也停止服务供应,相应的后果接连出现。可是这些美企真的能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吗?未必。

俄已经做出一系列应对措施,面对谷歌这类操作系统厂商的作为,俄企表态华为鸿蒙系统,对鸿蒙进行测试,还有推广计划。甚至还要打造自主应用商店,替代谷歌Play。

对微软,甲骨文这些软件厂商,则开放当地最大资源网站RuTracker。

还有对爱立信,诺基亚的做法,俄打算拿出9000亿卢比,扶持ICT产业发展。

在芯片方面,也有计划将贝加尔电子和 MCST纳入骨干企业进行扶持。

综合以上种种应对措施,基本上都是在对症下药。而作为主角的美企们,从掌握主动权变成了现在的被动局面,因为他们的招式都在被一一化解。

只要有足够的时间,他们在俄市场做出的行为影响都有可能被消除,甚至被替换。到那时还能顺利回到市场安心经营吗?

02连锁反应出现

如果只是一个市场的行为举措,可能美企还能承受。可随着俄企对华为鸿蒙系统等一系列的反击措施展开,连锁反应出现了,而这一次不只是俄罗斯,欧盟和美国也对美企出手了。这是咋回事?美企遇上了什么?

首先来看欧盟的动作。

欧盟对苹果、谷歌、微软等美企专门制定和推出了《数字市场法案》。这一法案规则要求符合条件的美企,向企业用户开放数据,并且禁止美企偏向自己的服务。如果违反规则,将罚款全球年度10%的营业额,若多次违反,则增加至20%。

荷兰每周对苹果罚款500万欧元,苹果都没有什么立场动摇。可结果欧盟这一规则的推出,苹果立马坐不住了,表示这会导致不必要的隐私和安全漏洞。

谷歌也在想办法进行游说抵制。但欧盟心意已决,这项法案有望在4月底之前敲定。意味着苹果,谷歌等美企巨头将迎来史无前例的管制。

其次再看美国的动作。

据美媒传来消息,美批准了对苹果,谷歌和亚马逊的反垄断法案,从而防止他们偏袒自己的服务。

这一举措将禁止美企巨头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,随意做出不利竞争对手的事情。

过去几十年来,亚马逊,苹果和谷歌这些美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,谷歌已经不止一次被查出有偏袒自己服务的事件,在自家的产品中默认使用谷歌浏览器,并阻碍对手的产品出现。

苹果,谷歌的应用商店高额抽成也给其他美企带来困扰,若违反他们制定的规则,二话不说就能下架处理。苹果对游戏开发商Epic就进行了产品下架,后者曾违反App Store规则,绕过苹果支付用自己的支付系统。

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,足以见得苹果,谷歌等美企在各自领域内有怎样的强势地位。而美国也出手了,恐怕他们想要维护此前的规则优势可就难了。

明明是美企统一阵线,为何矛头突然指向他们?只能怪美企不知收敛,不利市场秩序的规则措施只能被制止。

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连出现,众多美企一个都跑不了,他们先是遭遇了俄市场的反制措施,各种替代方案频频出现,然后又是欧盟和美企的针对性规则法案。

估计这些美企也没有料到,原本还占据主动权的他们,立马变成了现在这样。可这些美企除了接受现实,又能怎么办呢?

03总结

俄罗斯反击来了,俄企对华为鸿蒙系统表态,不仅可以摆脱对美操作系统的依赖,有望给鸿蒙提供全新的市场机会。此后还产生更多的连锁反应,欧盟,美国同时出手,一个都跑不了,众多美企只能面对现实。

对此,你有什么看法呢?

Author: admin